以舆论推进维权工作

  发布时间:2009/6/27 3:49:02 点击数:
分享到 65.6K
导读:维权的形式多种多样,也都有不同效果。但我们身处信息社会之中,无任作什么工作,都要充分利用新闻传播的放大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各级工会组织,身负维权重任,却手中无权,因此更需要借助舆论的力量…

 维权的形式多种多样,也都有不同效果。但我们身处信息社会之中,无任作什么工作,都要充分利用新闻传播的放大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各级工会组织,身负维权重任,却手中无权,因此更需要借助舆论的力量,营造维权的良好氛围,增强工会维权工作的威慑力和影响力。舆论监督虽不是行政手段,但对监督对象具有明显的约束力,它本质上是一种软性的监督,它的力量来自舆论的影响力,能够对舆论对象形成一种精神和道德的压力。

 

可以这样说,开展维权的舆论监督是工会所需、群众所盼、媒体所愿的最佳结合点,是开展工会维权工作的有力武器。

    一、工会维权需要舆论监督

1、舆论监督是广大职工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国企改革的深化,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的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深层次的劳资矛盾显现化,职工群众作为劳动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迫切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需要用舆论监督的手段,来反映他们的疾苦,反映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来为他们鼓与呼。

舆论监督对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解决个案方面,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引起社会关注,对侵权主体形成压力,使较难解决的问题得到较快较好地解决。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义乌某企业职工虞修明1997年因工致残,为争取赔偿多次与企业交涉和打官司,但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200266日,《浙江工人日报》以“法律被当作皮球踢”为题做了报道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最后,在当地工会的帮助下,企业被迫支付赔偿金10万多元,使虞修明六年冤屈一朝清。二是正对当前职工维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带有全局性的问题,通过剖析一个事例,指出深层次的原因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以利于问题的解决。如今年媒体对王斌余因讨工资未果连杀4人事件的报道,引起了全社会广泛讨论,形成对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也促使许多地方出台了规范建筑行业按时支付民工工资的制度。实践证明,新闻媒体独到的舆论监督作用,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起到了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起不到的作用。

2、舆论监督是提高工会维权工作影响力和威慑力的迫切需要。为职工维好权,是群众的企盼,党委政府的要求,更是工会神圣的责任。但工会组织作为一个群众团体,依靠自身的力量要担负起维权重任显得力不从心。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工会系统提出了社会化维权的命题,提出了借理、借力、借势的思路,这是无疑是非常正确、非常及时的。借力借势,既要注重借政府权利部门的力,也不能忽视借新闻媒体的势。借新闻媒体的势,既要注重正面宣传,更要重视舆论监督。事实上,很多情况下,舆论监督甚至比正面宣传更有影响,也更有效力。如江苏省镇江市某厂将职工违纪给予下岗的处罚明确列入职工奖惩条例,并据此将一名违纪职工处罚下岗。上级工会多次要求企业改正,企业置之不理。在这情况下,江苏省总工会主动与《江苏工人报》联系,将这一事件加以曝光,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还在全市性大会上强调不许用下岗作为一种手段来处罚职工。结果,不仅厂方接受批评,改锥了错误,市政府也及时出台了《镇江市下岗管理试行办法》,有效地遏制了乱下岗这一不良倾向,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从这一事件中看出,正因为新闻媒体为工会撑了腰,工会说话才有了分量。

在实际工作中,工会干部常常感到工会说话不硬,腰板不挺,企业难进。究其原因是工会对企业没有制约能力,讲得再多,企业也可以不听,工会又没有精力动不动与企业对簿公堂。工会拿什么来制约企业的行为,拿什么提高自身的威信,除了和政府部门联合执法外,重要的一条是要善于利用舆论监督这种“软权利”,通过对不良行为的曝光,形成公众意见,最终对监督对象造成压力,从而规范企业的行为。用活了这一“法宝”,企业对工会就会敬重三分,无形中增强了工会维权的权威和能力。义乌市总工会主席陈德有在总结义乌社会化维权经验时说到“四靠”,“一靠法律政策依据;二靠各级领导重视支持;三靠全体工作人员努力;四靠社会各界支持,尤其是新闻舆论的支持。”从中我们不难体会,舆论监督是做好工会维权工作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

3.舆论监督是推进工会各项工作和提高工会组织整体地位的迫切需要。工会工作千头万绪,但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是工会的立身之本。特别是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和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工会的维权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维权已成为从上到下一致关注的问题。工会的其他工作也大多与维权息息相关。如组织工作就有职工有权组建工会的权利和上级工会指导企业建立工会的权利,有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工会的经济工作也有维护职工劳动卫生、安全生产的权利和劳动模范享受有关待遇的权利等。因此,维权工作是做好工会各项工作和提高工会影响力的突破口和关键点。抓住维权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必将推动工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必将极大地提高工会组织的地位和影响。例如,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在进驻中国后,一直未在企业内成立工会,上级工会组织多次上门做工作都被以“这是本企业的文化和惯例”为由加以拒绝。去年,《法制日报》对沃尔玛公开抵制组建工会的做法加以揭露,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和激烈的讨论。最终,迫使沃尔玛发表声明表示愿意遵守中国法律组建工会。这一事件,由于媒体的广泛介入,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扩大了工会的影响,也推动了在外资企业组建工会的工作。

4.强化舆论监督已越来越成为各级工会维权的自觉行为。当前,舆论监督早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和普遍的社会监督形式,在维护公民权益、净化社会空气和防治腐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典型的事例是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以其揭露性、批评性报道深得人心,获得成功。当前,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又形成了“媒体报道-网络讨论-形成舆论-解决问题-影响政策”的模式,更显示了舆论监督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例如对孙志刚事件的报道引起广泛讨论,最终使收容遣送制度得以废止。

 工会作为以维护职工权益为使命的群众组织,必然要主动迎合这一趋势,充分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更好地更有效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例如,工人日报早在1999年就开设《维权在线》专栏,在固定的版面集中反映劳动者的呼声,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摇旗呐喊。《维权在线》还获得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的荣誉。今年,河北工人报为突出维权报道,把河北工人报网络版更名为河北维权网,成为一家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己任的网络媒体,并逐步形成了“接收投诉→记者调查→维权报道→权益追踪”一条龙式的维权服务。在我省,《浙江工人日报》的维权报道也很有影响。最近还进行了改版,把维权版放在了第一版,增加了新闻监督的力度,受到了职工群众的好评。

 在工会报纸重视舆论维权的同时,各级工会也主动加强与其他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加强舆论维权的力度。作为新闻媒体,也愿意配合工会开展舆论监督。这既是因为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使然,也是因为维权的报道能吸引读者,扩大媒体的社会影响。所以说,舆论监督是工会维权所需,是职工群众所盼,也是新闻媒体所愿,它既有社会意义,又有可行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关于如何开展舆论维权的思考

1、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和合作。媒体是开展舆论监督的主体和载体,各级工会组织一定要树立与媒体合作共赢的意识,积极组织和引导媒体正确开展以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为目的舆论监督。

工会开展舆论维权的媒体主要有三类。一是工会下属的工人报。工人报的性质决定了它是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喉舌,为工会维权摇旗呐喊是其内在要求。这部分媒体容易沟通,是目前各级工会舆论维权所依赖的主要力量。二是主流媒体,包括各级党报和电台、电视台等。这部分媒体的特点是有权威性、影响大。这是各级工会开展舆论监督需重点争取的目标,特别是策划重大题材的舆论监督时要争取在主流媒体上报道。三是其他各种媒体。当前媒体竞争激烈,为扩大影响、争夺读者,媒体比以往更注重舆论监督,这为工会维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这些媒体,工会要加强联系,及时提供报道的素材。但同时要加强引导,防止因过于强调可读性、轰动性而忽视社会效果的现象发生。除此以外,工会还要关注网络媒体的发展,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来开展舆论监督。

    与新闻单位联合开展舆论维权形式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为新闻记者提供新闻素材和协助报道之外,还要积极探索与新闻媒体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目前,可采取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在工会设立记者站。20024月,《浙江工人日报》与义乌市总工会合作在义乌成立了记者站。三年来为义乌工会撰写和发表了大量维护职工权益的稿件,为工会维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是与媒体合办维权专版、专栏。如泉州市总工会与市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播“889”维权热线,工会干部走进直播室,与职工零距离交谈,回答职工的各种提问。三是与新闻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如最近杭州市下城区总工会与辖区新闻媒体达成协作关系,以跟踪报道、媒体曝光的形式维护职工权益,产生良好效果。四是与新闻单位共同策划重大题材的维权深入报道。

目前,我市总工会在本地党报《湖州日报》上开设了每月一个版面的“工会天地”,这也是全省地市工会的一个创举。这一专版为工会开展舆论监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目前专版的功能主要是宣传全市各级工会的工作成绩,今后要适应形势的需要,逐步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

 此外,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需要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的保证。工会要有专人负责新闻单位的联系,要经常沟通,保持密切的关系。每年要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与媒体的合作。

2、把职工的难点、热点作为舆论维权的重点。目前,国内的新闻媒体大多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舆论监督在报道的数量上受到较大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工会组织在开展舆论维权时要注意把握重点,要把解决职工中的难点、热点作为维权报道的重点。抓住了难点、热点,维权报道就会影响大,效果好。如今年下半年,《浙江工人日报》有两篇关于我市的揭露性报道,由于涉及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在全市引起很大震动。一篇是725日关于我市某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报道;另一篇是96日关于我市吴兴区织里镇某纺织厂损害职工利益的报道。 这两篇报道,一篇是抓住了改制中国有企业资产流失这一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一篇是揭露了当前企业超时加班严重损害职工身心健康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两篇报道刊登后,引起强烈反响。市国资部门对该改制企业下属的两个企业重新进行了评估。市劳动监察部门对该纺织厂给予了处罚,并对织里镇童装企业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

在开展舆论监督时,还要对那些带全局性、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重点进行策划和报道,以引起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制订出台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性文件和法规,从宏观上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如前文提到的《江苏工人报》揭露企业将违纪职工处罚下岗的报道引起党委政府重视,使相关政策得以及时出台就是这样的例子。

日常生活中,职工的经济权益被侵犯的事由于发生较多而常见之于媒体。事实上,职工的权益除了经济权益,还有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等。我们在维护职工经济权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职工的其它权益。如集体所有制企业职代会有权选择厂长、职工有权参加工会组织,还有职工的生产安全权、女职工的四期保护权等等,这些也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

3、舆论维权要客观公正,用事实说话。舆论监督的力量在于真实。只有真实才有生命力,才有说服力,才有影响力。舆论监督因为以批评报道为主要表现形式,就不可避免地会遭到被批评方的反批评与质疑,稍有不慎,发生报道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会产生负面效果和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所以,工会开展舆论维权一定要以事实为根据,以道德和法律为准绳。在开展舆论监督前,工会要尽可能掌握客观真实的素材,提供给记者;在采访写作过程中,工会人员要积极参与调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尊重客观事实,弄清事实真相,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感情用事、主观臆断;在文章刊登前,工会要过目把关,对那些没有把握的事实要再次核实确证。如没法确证的,情愿忍痛割爱,也不要勉强登出,授人于柄。

工会在开展舆论监督时要正确处理好情感与理智的关系。诚然,工会作为职工维权的组织,应对职工抱有深厚的感情,要敢于为职工说话,这是做好维权工作的感情基础。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舆论监督时,要做到感情服从于事实,感情服从于理智。过度的激情可能会扭曲事实,削弱报道的客观和公正,以至产生负面效果。

 各级工会还要增强依法开展舆论监督的意识。一方面我们要认真学习劳动法、工会法等与工会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同时要学习一些与新闻工作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并逐渐成了这方面的“行家”。只有懂法,才能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才能避免在舆论监督中违法违规,也才能在遭遇纠纷时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4、舆论维权要有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在我国,舆论监督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必须体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是根本前提。因此,我们在开展舆论监督时,必须要强调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把握好正确的舆论方向。

舆论监督一定要有利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团结,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把维护职工的整体利益与维护职工的个人利益相统一,维护职工的长远利益与维护职工的当前利益相统一。如果不顾职工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单纯强调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则会因小失大,甚至适得其反。例如,企业改制从职工当前利益来看是一种损害,但从长远来看,企业发展了,职工的利益会得到较长久的保障。因此,工会在参与改制过程中一方面要为职工争取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要协助政府和企业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教育职工理解和拥护改革。在职工对抗情绪激烈、有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情况下,即使企业存在损害职工权益的行为,也不宜采取舆论曝光的形式进行维权,以免加重职工与企业和政府的对抗情绪,影响社会稳定,而应采取与企业沟通和向政府建议的形式进行维权。

舆论维权的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还表现在如何把握好报道的“度”上。要既避免“不及”,又力戒“过头”。如在具体报道时,对知名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曝光要慎重,对企业和当事人点名要慎重,对事件的主观评价要慎重,切不能为追求所谓“轰动效应”,而在报道中渲泄情绪,盲目煽风,光顾痛快淋漓,而不留余地,结果给实际工作“帮倒忙”。

此外,舆论监督要有利于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一些最终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不宜在媒体上公开批评。例如,对于一些由于制度或法律原因造成的社会不公平和职工利益的受损,工会即使出于同情通过媒体给予公开披露,也于事无补,难于解决。反过来会降低舆论监督的严肃性和工会组织的威信。

5、正确处理舆论监督与其他形式维权的关系。工会维权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在强调通过舆论监督来维权的同时,也不能夸大舆论监督的作用和忽视其他形式维权的重要性。工会为职工维权,关键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而在于把问题解决,把职工的权利维护好。在工会维权诸多形式中,舆论维权犹如一剂猛药,药力虽足,但用法不当会有较大的副作用,所以要慎用。因此,在问题刚刚出现时,宜采取协商、调解等温和的办法加以解决。如解决不了,在有充分理由和充分考虑社会效果的前提下,可采取舆论监督的形式给予当事人一定的舆论压力,促成问题解决。但要注意把握好“量”和“度”。新闻监督是一种没有法律效应的监督,当新闻监督未起作用时,工会组织还可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职工权益。

舆论监督可以与其他维权形式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舆论监督尤如一张弓,引而不放时会给人于威慑力。工会借助这种威慑力,在开展其他形式的维权时可增加说话的分量,这是一种最佳状态。但一旦需要开弓放箭,必须瞄准了再放,力求百发百中。如果偏离目标或没有集中要害,久而久之会降低这张弓的效力。在源头维权的过程中,工会在向党委政府建议的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相关方面的舆论监督,造成一定的舆论氛围,以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推动问题的解决。

 

   总之,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为职工群众维好权,是做好工会维权工作的大势所趋和必然选择,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从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工会组织对舆论维权的重视程度、实施力度和工作成效与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各级工会只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舆论维权,认真研究舆论维权,及时总结舆论维权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舆论维权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履行工会的维护职能,更好地提高工会组织的地位和影响,真正把职工的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上一篇: 下一篇:舆论监督主体的维权与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