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新颜:广西以"大会战"撬动贫困地区科学发展

作者:吕明宜;李丽芳  发布时间:2009/9/3 13:36:24 点击数:
分享到 65.6K
导读: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广西迷人的风光,但绵延不断的大山,也阻断了通往幸福的路途。  “山高石多弄场深,缺土少水难生存;群山莽莽铺大地,十家农户八家贫。”千百年来,这首民谣不知唱出了多…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广西迷人的风光,但绵延不断的大山,也阻断了通往幸福的路途。

  “山高石多弄场深,缺土少水难生存;群山莽莽铺大地,十家农户八家贫。”千百年来,这首民谣不知唱出了多少壮乡人的无奈和酸楚。

  为了改变广西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从2000年起,广西在上述地区集中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高潮迭起:先是边境建设大会战,紧接着东巴凤(东兰、巴马、凤山)、大石山区五县、桂西五县和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

  广西整合资源、连片开发的科学实践,让人们看到一组令人欣慰的数据:全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底的150万人下降到2008年底的52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由650万人下降到230万人。

  国务院扶贫办认为:广西贫困地区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变,“大会战”是有力的杠杆,这为全国解决连片贫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成功的范例。

  7月,记者从革命老区到大石山区,沿着漫长的边境公路,穿行于林海、桑田、茶山、果园,走进一幢幢崭新的民居,感受着“大会战”带来的巨变。

 

 

大会战突破绝地

 

 

  曾几何时,“老少边山穷”,似乎成了固定词组。多少年来,这5个说顺了口的字,在祖国南疆广西似乎也得到默默印证。

  东巴凤,曾流传着一个“摩托车骑人”的辛酸故事。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友村村民潘寿楼,到广东打工3年挣了些钱,1996年春节,他特意买了一辆摩托车,准备骑回山里的家。然而,一别3年,山还是那样陡,路还是那样险,车子根本开不到村里。无奈之下,他只好花300元请了8个人,硬是把摩托车抬回了家。

  经过“八七”扶贫攻坚和实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后,广西贫困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剩下的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大石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这些地区贫困程度深、贫困涉及面广,尤其是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这些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东兰、巴马、凤山三县位于广西西部的大石山区,是著名的百色起义腹地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块挂满历史勋章的红色土地,由于自然条件太差,基础设施薄弱,到2002年,三县346个行政村中,属于贫困村的有219个,占63.29%;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的贫困人口32.38万人,占河池市贫困人口的26.41%

  仅靠常规的扶贫手段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广西决定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入手,采取超常规的手段,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大会战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和建设,从整体上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发展的环境,形成自我良性发展机制。

  2003419日,广西毅然决定缓建自治区政府办公大楼,整合22亿多元资金,在东兰、巴马、凤山这三个被称为“老区中的老区”的贫困县开展以“强县富民,告慰先烈”为主题的基础设施大会战。建设项目有交通、教育、卫生和计生、文化建设、广播电视、水利和人畜饮水、生态建设、民政福利、政法建设、电信工程、电力工程和市场建设等123475312个项目,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公共设施和生产生活基本条件,为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基础。

  在所有大会战项目中,交通项目成了重中之重,投资近16亿元,占总投资的72.5%。东巴凤大会战后,结束了三县(自治县)无二级公路的历史,在广西同类水平的县中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目标,三县96.8%的贫困村通四级公路,成为目前广西公路网结构最完善的区域之一。

  大会战把路修通了,潘寿楼终于可以骑着摩托车回家了,“藏在深闺”的特色资源也如磁铁一般引来了山外众多的“金凤凰”。据统计,综合治理以来,三县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共200多项,实际到位资金20多亿元,财富如新鲜的血液注入贫瘠的肌体,使东巴凤革命老区活跃起来,到处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经过几年发展,东兰、巴马、凤山分别初步形成了以现代中草药和板栗产业、世界长寿旅游和长寿食品、八角和林产业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1177元增加到2007年的2095元,增长78%,远高于全区53.7%的平均增长水平;绝对贫困人口从2002年的12.2万人下降到20077.5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从24.3万人下降到13.5万人,下降幅度远远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此后,广西一鼓作气,又连续掀起了三次新的大会战高潮:2007年,整合资金18.45亿元,开展都安、大化等大石山区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2008年,又分别整合14亿元和5亿元资金,开展桂西五县和边境八县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

  7.8万公里的乡村公路修起来了,县县通柏油路、乡乡通等级公路的目标实现了,就连被称为鸟都飞不过去的大化七百弄也通了油路。公路通了,发展之路也畅通宽阔了。如今的“老少边山”,不再与“穷”字为伍,而是大步迈上了加快发展的致富路。

 

 

生态建设拓展发展空间

 

 

  7月的广西,已是酷热难耐。从东巴凤到大石山区五县再到桂西五县,一路穿行于崇山峻岭间,满眼生机勃勃的绿让人陶醉!

  “其实,这漫山遍野的绿也是广西基础设施大会战成果之一。”陪同记者采访的自治区扶贫办一位同志深有感触。

  在“耕地夹在石头缝,出门要攀石头山,喝水要钻石头洞”的恶劣生存条件下,开山种地、砍树换钱曾是广西山区群众无奈的选择,结果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的大石山区,在刀光斧影中,石漠化越来越严重。“贫困———生态恶化———更贫困”的恶性循环,成为贫困山区摆脱不掉的怪圈。

  广西把沼气池建设作为大会战的重要内容,并与退耕还林和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创新开展参与式扶贫、产业开发扶贫和整村推进多种方式进行扶贫开发,科学推进贫困地区发展。

  沼气入户带来了一系列“连锁效应”:“五改”带来环境卫生的改变;养猪,增加了收入;不用砍柴烧火,既减少了村民的劳动量,又改善了生态环境……退耕还林以优化农村产业为载体,大力引进深加工企业,各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而农户,始终是每一条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家园”,在贫困山区得到了深刻的实践。

  在巴马县交乐村,记者就听到一个分石头的故事。交乐村位于巴马县的石山区,无土的岩石上寸草难生,却生长着一种终年呈绿色的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龙骨花,无叶,像莲藕一样结节而生。由于连柴火都做不了,根本无人问津,其实其花可食,还是粤港澳餐桌上的佳肴。大会战后,巴马县的龙田村、交乐村建起两个龙骨花加工作坊,经烘烤、摊晒等初级加工后销往粤港澳,每公斤价格在30元左右,亩产值在1000元以上。曾是穷根的石头竟开出了“幸福花”,乐坏了的村民如分田地一样分石到户。如今,全县龙骨花种植的总面积已近2万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新亮点。

  大会战给贫困地区贡献了巨大的“绿”量。“东巴凤”三县新建沼气池60080座,加上原先已建的沼气池,三县沼气池入户率提高到68.9%,实施退耕还林29.5万亩,森林覆盖率(含灌木林)达到了69.41%。大石山区5县农村能源项目新建了3.46万个沼气池,加上原来在沼气国债项目非贫困村及扶贫攻坚中建成的沼气池,5县沼气池增加到15.3738万个,沼气池入户率增到50%,节省薪柴7万吨,保护林地8.65万亩。

  山清水秀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巴马瑶族自治县依托长寿资源,打造养生天堂,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前来,每年仅住宿经济就创出1.08亿元的收入。都安、大化、隆安、天等、马山五个大石山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广西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特困连片区域。大石山区五县大会战实施仅一年时间,隆安、天等、都安三县就荣获“2007年度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2008年,天等县更是跻身“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

  成片成片的桑树、油茶、核桃、八角、板栗、生态林,迸发盎然的生机,特色旅游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龙头企业的基地、厂房多起来了……广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带来的变化每年都在延伸、扩展。

 

 

“造血”式扶贫播洒希望

 

 

  从村头几棵发了新芽的古老冬瓜树往下望去,十几幢新盖的砖瓦结构具有民族特色的八角楼,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一层层新开垦的梯田上,村民在忙着种时令的经济作物;新修的村级公路连通了山外……

  “去年我们住的还是四面透风的茅草棚,天气冷的时候要半夜起来烧火取暖才睡得着。现在住上了新房子,喝上了干净水,通上了电,还看上电视,县里又送来了玉米良种、鸡苗帮我们发展生产。”那坡县百省乡那布村水弄二组65岁的陶美保老人高兴地向记者讲述着现在的生活。

  水弄二组居住在中越边境一线海拔1100米的高山上,距中越界碑不足20米,边民们既要发展生产,又承担着守护边疆的重任。由于条件限制,这个只有16户人家的苗族屯,原来仅有耕地22亩,年人均有粮104公斤,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广西2008年实施的边境八县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让水弄二组彻底改变了模样。

  如今,在中越边境,在革命老区“东巴凤”,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石山区,随着教育、卫生、计生、文化、广电、体育、政法、民政、电力和电信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实施和建成,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分享了大会战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乡乡建起文化站,配送各种科技书报;远程教育进了村,电视入了户……,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成了他们获取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的渠道。曾经因为缺少教育和培训而导致广西贫困山区居民收入无法提高的问题,如今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东兰县贫困山区农民韦义豪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白天在土地上忙着照料庄稼,晚上在农民科技培训中心接受科技培训。5年前接受了水稻种植技术培训后,他建起了地头水柜,家里的2亩多地亩产超过2000斤,加上冬季种菜,年收入超过2200元。如今,他又开始在科技培训中心学习板栗嫁接技术,准备把屋后的12亩荒山全部改造为板栗园。仅此一项,将会给他带来每年4000元的收入。

  而都安县东庙乡的韦有泽,2008年初在县里扶贫培训基地接受免费的“摩托车维修专业”培训结业后,在县城做起了摩托车维修生意,现在月收入2000多元。“现在我们村又有几个人参加了培训。”韦有泽感叹地告诉记者说:“大家都知道只有有了本领,才能早日让日子过得好起来。”

  目前,广西建立了65个扶贫培训基地,为农村低收入人口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这些年来,受训人员就业率达到97%以上。吕明宜;李丽芳

 

 

 

上一篇:城乡二元结构“破”在眉睫 下一篇: